苗向阳
一、个人信息
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国农业科学院杰出人才,基因工程和功能基因组学学科带头人。美国University of California和Harvard University,加拿大University of Guelph高级访问学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江苏省科技咨询专家,北京市科技奖励评审专家,《Cloning & Transgenesis》、《Advances in Natural Sciences》期刊编委,国际转基因协会、美国生殖医学研究协会会员等。
二、研究方向和在研课题
主要从事基因工程和功能基因组学及分子育种方面的研究工作,如新基因克隆及其功能研究、高通量基因组学、表观遗传学、转基因动物、iPS细胞、羊鸡猪等的基因组和分子育种。
近年来先后主持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持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主持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持科技部科研院所社会公益研究专项,主持农业部重点科研项目,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国家级项目10多项。
三、主要研究成果和荣誉
主要研究成果
1、在国内外首次构建出猪脂肪细胞膜基因工程抗体,对减少猪脂肪含量,提高胴体品质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为免疫调节动物生长提供了崭新的思路和方法。
2、在国内外首次构建了羊抑制素基因工程抗体,可以提高羊、牛等动物的繁殖力,其方法具有明显的创新性。
3、以新的研究思路对动物免疫方法进行了显著的改进,极大地提高了免疫效果。
4、从基因表达和miRNA水平上加深对AA肉鸡和北京油鸡两个品种胸肌和脂肪组织所具有的特异性状及其遗传基础的认识,为进一步研究中外不同品种鸡的生物学特性提供分子基础;深入研究了动物的天然免疫及抗病基因,筛选出未知功能新基因为抗病育种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
5、在国内外首次采用精子和卵母细胞作为载体,探索出一种转基因新体系,具有显著的创新性。这一体系的建立对其他动物进行转基因研究可以提供有价值的借鉴,建立的转基因技术新体系,可为转基因研究与应用提供技术平台。
6、对小鼠体内生殖细胞进行外源基因转染,研究了精子形成过程中不同阶段及不同生精周期制作转基因小鼠的效率。通过比较精子生成各阶段及不同精子生成周期的转基因效率,为以后通过转染雄性生殖细胞高效制作转基因动物提供了科学依据。
7、采用新的转基因方法成功制备出大量转基因鸡、转基因及克隆羊,为转基因动物新品种培育提供了坚实基础。通过精原干细胞法进行转染,在转基因方法的研究上取得了新的突破,寻找出了一种易于操作的转基因动物新途径。具有突出创新性,成果水平达到国际先进,对国内外同领域产生较大影响,对培育转基因动物新品种,提高转基因动物自主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8、对羊鸡的生长发育等的功能基因组学、表观遗传学及分子育种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取得了多项重要研究新成果。对于增强我国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动物育种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提高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9、利用体细胞克隆等培育优质转基因动物,获得大量转基因动物。在转基因及克隆动物、转基因鸡的研究领域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利用卵母细胞介导法构建的转基因动物,探索出一种卵母细胞介导的转基因技术新体系,简便易行,且与其他方法相比,该方法在遗传学和发育生物学等领域的基础性研究中具有明显的优势。
10、开展了羊、鸡等的基因组、功能基因组及表观遗传学等研究,通过筛选鉴定出了一批与羊、鸡等品种的生殖、生长、品质等重要经济性状功能基因和分子标记,建立了羊的分子设计育种新体系。同美国的同行专家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深入开展了实质性合作研究。通过国际合作和学术交流,拓展了国际视野,提高了国际影响力。
获得荣誉
1.2002年评为中国农业科学院杰出人才;2. 2008年获国家留学基金奖学金资助及中国科技研发创新一等奖;3.获得美国The Scientific Award of Excellence 2012 奖;4. 中国农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1项,其它优秀论文6项;5. 美国佛罗里达召开的第10届国际转基因大会演讲人(128人中选定的4人之一),任美国2013基因工程与转基因动物国际会议大会组委会委员及分会主席;6. 申请获国家发明专利10项,国际发明专利 2项。
四、代表性著作与论文
在《Cellular and Molecular Life Sciences》、《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Biological Sciences》、《Biology of Reproduction》、《Reproduction》、《Biochemical and Biophysical Research Communications》、《Progress in Biochemistry and Biophysics》、《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等国内外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0多篇,其中单篇SCI论文影响因子为7.047,英文专著1部。获中国农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等7篇。
英文专著
Miao xiangyang Recent advances and applications of transgenic animal technology.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ISBN: 978-953-51-0612-8 InTech - Open Access Publisher, 2012
代表性论文 (第一和通讯作者)
1. Miao Xiangyang Recent advanc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new transgenic animal technology. Cellular and Molecular Life Sciences, 2013, 70(5): 815-828 IF 7.047
2. Miao Xiangyang Luo Qingmiao Qin Xiaoyu Genome-wide profiling of mRNAs and microRNAs in Dorset and Small Tail Han sheep.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Biological Sciences, 2013, Accepted IF 5.683
3. Miao Xiangyang Zhang Xin Production of transgenic mice carrying the thanatin gene by intratesticular injection. Biochemical and Biophysical Research Communications, 2011,415(3): 429 IF 2.595
4. Miao Xiangyang Luo Qingmiao Genome-wide transcriptome analysis between Small-tail Han sheep and the surabaya fur sheep using high-throughput RNA sequencing. Reproduction, 2013, 145: 587-596 IF 3.555
5. Miao Xiangyang Zhang Ruijie Production of transgenic sheep by inhibin α shRNA. Transgenic Research, 2011, 20(5):1185 IF 2.754
6. Miao Xiangyang, Jie Hu and Haoyong Feng Gene expression in early porcine embryos at different stages. Biology of Reproduction, 2009, 81(1): 226 IF 3.870
7. Zhang Xin Miao Xiangyang etal. Study of transgenic efficiency in different spermatogenicstages in mice. Progress in Biochemistry and Biophysics, 2009, 36(8): 1019 IF 0.222
8. Miao Xiangyang Production of transgenic animals using spermatogonial stem cells.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2011,10(5):101 IF 0.449
9. Miao Xiangyang Zhang Xin Production of transgenic sheep carrying thanatin gene by transfection of spermatogonial stem cells. Biology of Reproduction, SSR,2011, 41
10. Miao Xiangyang Zhang Xin Study of transgenic efficiency in different spermatogenic stages and cycles in mice. Biology of Reproduction, SSR, 2010, 150.
五、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10-62895663
传真: 010-62895663
E-mail: mxy32@sohu.com
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国农业科学院杰出人才,基因工程和功能基因组学学科带头人。美国University of California和Harvard University,加拿大University of Guelph高级访问学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江苏省科技咨询专家,北京市科技奖励评审专家,《Cloning & Transgenesis》、《Advances in Natural Sciences》期刊编委,国际转基因协会、美国生殖医学研究协会会员等。
二、研究方向和在研课题
主要从事基因工程和功能基因组学及分子育种方面的研究工作,如新基因克隆及其功能研究、高通量基因组学、表观遗传学、转基因动物、iPS细胞、羊鸡猪等的基因组和分子育种。
近年来先后主持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持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主持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持科技部科研院所社会公益研究专项,主持农业部重点科研项目,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国家级项目10多项。
三、主要研究成果和荣誉
主要研究成果
1、在国内外首次构建出猪脂肪细胞膜基因工程抗体,对减少猪脂肪含量,提高胴体品质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为免疫调节动物生长提供了崭新的思路和方法。
2、在国内外首次构建了羊抑制素基因工程抗体,可以提高羊、牛等动物的繁殖力,其方法具有明显的创新性。
3、以新的研究思路对动物免疫方法进行了显著的改进,极大地提高了免疫效果。
4、从基因表达和miRNA水平上加深对AA肉鸡和北京油鸡两个品种胸肌和脂肪组织所具有的特异性状及其遗传基础的认识,为进一步研究中外不同品种鸡的生物学特性提供分子基础;深入研究了动物的天然免疫及抗病基因,筛选出未知功能新基因为抗病育种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
5、在国内外首次采用精子和卵母细胞作为载体,探索出一种转基因新体系,具有显著的创新性。这一体系的建立对其他动物进行转基因研究可以提供有价值的借鉴,建立的转基因技术新体系,可为转基因研究与应用提供技术平台。
6、对小鼠体内生殖细胞进行外源基因转染,研究了精子形成过程中不同阶段及不同生精周期制作转基因小鼠的效率。通过比较精子生成各阶段及不同精子生成周期的转基因效率,为以后通过转染雄性生殖细胞高效制作转基因动物提供了科学依据。
7、采用新的转基因方法成功制备出大量转基因鸡、转基因及克隆羊,为转基因动物新品种培育提供了坚实基础。通过精原干细胞法进行转染,在转基因方法的研究上取得了新的突破,寻找出了一种易于操作的转基因动物新途径。具有突出创新性,成果水平达到国际先进,对国内外同领域产生较大影响,对培育转基因动物新品种,提高转基因动物自主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8、对羊鸡的生长发育等的功能基因组学、表观遗传学及分子育种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取得了多项重要研究新成果。对于增强我国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动物育种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提高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9、利用体细胞克隆等培育优质转基因动物,获得大量转基因动物。在转基因及克隆动物、转基因鸡的研究领域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利用卵母细胞介导法构建的转基因动物,探索出一种卵母细胞介导的转基因技术新体系,简便易行,且与其他方法相比,该方法在遗传学和发育生物学等领域的基础性研究中具有明显的优势。
10、开展了羊、鸡等的基因组、功能基因组及表观遗传学等研究,通过筛选鉴定出了一批与羊、鸡等品种的生殖、生长、品质等重要经济性状功能基因和分子标记,建立了羊的分子设计育种新体系。同美国的同行专家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深入开展了实质性合作研究。通过国际合作和学术交流,拓展了国际视野,提高了国际影响力。
获得荣誉
1.2002年评为中国农业科学院杰出人才;2. 2008年获国家留学基金奖学金资助及中国科技研发创新一等奖;3.获得美国The Scientific Award of Excellence 2012 奖;4. 中国农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1项,其它优秀论文6项;5. 美国佛罗里达召开的第10届国际转基因大会演讲人(128人中选定的4人之一),任美国2013基因工程与转基因动物国际会议大会组委会委员及分会主席;6. 申请获国家发明专利10项,国际发明专利 2项。
四、代表性著作与论文
在《Cellular and Molecular Life Sciences》、《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Biological Sciences》、《Biology of Reproduction》、《Reproduction》、《Biochemical and Biophysical Research Communications》、《Progress in Biochemistry and Biophysics》、《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等国内外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0多篇,其中单篇SCI论文影响因子为7.047,英文专著1部。获中国农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等7篇。
英文专著
Miao xiangyang Recent advances and applications of transgenic animal technology.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ISBN: 978-953-51-0612-8 InTech - Open Access Publisher, 2012
代表性论文 (第一和通讯作者)
1. Miao Xiangyang Recent advanc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new transgenic animal technology. Cellular and Molecular Life Sciences, 2013, 70(5): 815-828 IF 7.047
2. Miao Xiangyang Luo Qingmiao Qin Xiaoyu Genome-wide profiling of mRNAs and microRNAs in Dorset and Small Tail Han sheep.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Biological Sciences, 2013, Accepted IF 5.683
3. Miao Xiangyang Zhang Xin Production of transgenic mice carrying the thanatin gene by intratesticular injection. Biochemical and Biophysical Research Communications, 2011,415(3): 429 IF 2.595
4. Miao Xiangyang Luo Qingmiao Genome-wide transcriptome analysis between Small-tail Han sheep and the surabaya fur sheep using high-throughput RNA sequencing. Reproduction, 2013, 145: 587-596 IF 3.555
5. Miao Xiangyang Zhang Ruijie Production of transgenic sheep by inhibin α shRNA. Transgenic Research, 2011, 20(5):1185 IF 2.754
6. Miao Xiangyang, Jie Hu and Haoyong Feng Gene expression in early porcine embryos at different stages. Biology of Reproduction, 2009, 81(1): 226 IF 3.870
7. Zhang Xin Miao Xiangyang etal. Study of transgenic efficiency in different spermatogenicstages in mice. Progress in Biochemistry and Biophysics, 2009, 36(8): 1019 IF 0.222
8. Miao Xiangyang Production of transgenic animals using spermatogonial stem cells.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2011,10(5):101 IF 0.449
9. Miao Xiangyang Zhang Xin Production of transgenic sheep carrying thanatin gene by transfection of spermatogonial stem cells. Biology of Reproduction, SSR,2011, 41
10. Miao Xiangyang Zhang Xin Study of transgenic efficiency in different spermatogenic stages and cycles in mice. Biology of Reproduction, SSR, 2010, 150.
五、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10-62895663
传真: 010-62895663
E-mail: mxy32@sohu.com